香山寺予所重建也前诗未尽意复作一篇仍用原韵

金碧何从问劫灰,伊川胜概挽仍回。
恍从禅老浮杯去,可忆檀那献座来。
留客堂宽临石壁,饭僧田薄倚香台。
只应遍种菩提树(寺少树故云),宝藏千花次第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纪念重建香山寺而作,表达了对寺庙重现辉煌的欣慰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首联"金碧何从问劫灰,伊川胜概挽仍回"用对比手法,写寺庙曾遭破坏(劫灰),如今重建后重现金碧辉煌的景象。"伊川胜概"指寺庙美景,暗示重建成功。

颔联"恍从禅老浮杯去,可忆檀那献座来"通过想象,写仿佛看到高僧们云游归来,信众们虔诚供奉的场景。"浮杯"用典故暗指高僧云游,"檀那"指施主,展现寺庙的宗教氛围。

颈联"留客堂宽临石壁,饭僧田薄倚香台"具体描写重建后的寺庙:宽敞的客堂依山而建,僧田紧靠香台。这两句展现了寺庙的实用功能和清幽环境。

尾联"只应遍种菩提树,宝藏千花次第开"是作者的期望:希望多栽菩提树(象征智慧),让寺中百花盛开。"宝藏"比喻佛法,表达对佛教文化繁荣的美好祝愿。

全诗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通过重建前后的对比、虚实结合的描写,既展现了寺庙新貌,又寄托了宗教情怀。诗中"劫灰""菩提"等佛教用语自然贴切,最后以"千花次第开"作结,给人希望和美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