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日报终刊

毛锥十载写纵横,不尽边疆血火情。
故国当年危累卵,义旗直北控长城。
山林肉满胡蹄过,子弟刀环空巷迎。
战史编成三千页,仰看恒岳共峥嵘。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朴实有力的语言,记录了《晋察冀日报》在抗战烽火中的十年历程。前两句"毛锥十载写纵横"用毛笔比喻报纸,说它十年间纵横驰骋记录战事;"边疆血火情"道出报道内容满是前线的鲜血与战火。

中间四句展现历史背景:国家危如累卵时,晋察冀边区在长城以北举起抗日大旗。日寇铁蹄践踏山林,老百姓却拿着刀枪空巷相迎,体现军民同仇敌忾。最后两句升华主题——三千页战史不仅是报纸,更是像恒山一样巍峨的抗战丰碑。"共峥嵘"三字让报纸与大山并肩而立,赋予其不朽的生命力。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字都像子弹般有力。用"胡蹄"暗指日寇,"刀环"表现民众武装,既保留诗意又充满战斗性。最打动人的是把新闻工作比作恒山,让文字获得了与山河同辉的永恒价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