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十

一宿僧堂即便行,主人留客客无情。
磬声只到山门止,一路猿啼共鸟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短暂停留后的离别情景。诗人在寺庙的僧堂中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匆匆离开,没有多作停留。尽管寺庙的主人热情挽留,但诗人却表现得毫无留恋之意,显得格外决绝。

诗中提到的“磬声只到山门止”,表明寺庙的钟声只能在寺庙范围内听到,一旦走出山门,钟声便消失了。这意味着诗人已经离开了寺庙,进入了自然山林之中。接着,诗人听到了“一路猿啼共鸟鸣”,描绘了山中的自然声音,猿猴的啼叫和鸟儿的鸣叫交织在一起,显得生机勃勃。

这首诗词的精髓在于通过简短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人没有留恋寺庙的宁静,反而在离开后,享受到了山林中的自由和生机。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寺庙的宁静与山林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怀,这正是这首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