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旧无竹。予归自毗陵,斋前忽有竹满庭。

平生取友狐竹君,馆之山崦与卜邻。
风衿月佩霜雪身,只谈风节不论文。
我开西斋对清润,每嫌隔窗不相近。
别来桃李一再花,我长在外君在家。
归来西斋挂窗处,此君忽在窗前住。
绕墙捡校无来路,此君来路从何许?
向来先生初出去,遣猿看墙鹤看户。
如何鹤睡眼未开,此君一夜过墙来?
明朝稚子满庭砌,豹丈玉骨龙苗裔。
春风吹堕锦衣裳,仰看青士冠剑长。
先生岂惜窗前地,与君同醒复同醉。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回家后发现院子里突然长满了竹子,感到惊喜又好奇的故事。全诗用轻松幽默的笔调,把竹子比作突然来访的老朋友,充满生活趣味。

开头说诗人一直把竹子当好朋友("狐竹君"是拟人化称呼),以前总嫌书房窗户离竹林太远。外出期间("桃李一再花"指过了好几年),院子还专门让鹤和猿猴看守。结果回家发现竹子像会穿墙术一样,一夜之间全冒出来了,诗人调皮地问:看守的鹤是不是打瞌睡了?怎么让竹子溜进来了?

后面用生动的比喻描写竹子:新笋像穿锦衣的孩童("稚子"),长高的竹子像佩剑的武士("青士")。最后诗人开心表示:我的窗前空地就留给竹子吧,我们一起饮酒赏景同醉同醒。

全诗妙在:
1. 把自然现象写成童话故事,竹子像会认路的精灵
2. 用"豹纹竹""玉骨"等比喻让竹子既威武又清雅
3. "鹤睡眼未开"这种幽默想象让科学现象变得可爱
4. 结尾"同醒同醉"体现诗人与自然为伴的豁达心境

通过这个生活小惊喜,诗人表达了回归自然的喜悦,以及万物有灵的生命观。读起来像在听一个有趣的魔法故事,却能感受到深层的天人合一思想。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