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狂风大作加以久无雨雪因以自咎

朔风怒号不得止,漠漠埃尘涨天起。入春已是一旬馀,翻觉貂裘薄如纸。

前朝飞雪天上来,间积郊原不盈指。垄间宿麦正青青,无雨安得勃然起。

圣皇爱民如赤子,诏旨丁宁在人耳。轻徭薄赋更恤刑,天意云何乃如此。

抚循失政固予罪,窃禄偷安心独愧。愿移灾咎及余躬,免使苍生受憔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里狂风大作、久旱无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和自责之情。

开头四句描写恶劣天气:北风怒吼不停,漫天尘土飞扬。明明已经入春十多天,反而觉得貂裘大衣薄得像纸一样挡不住寒冷。这里用"貂裘薄如纸"的夸张手法,突出天气反常的寒冷。

中间六句写灾情影响:前些天虽然下过雪,但积雪还盖不住手指。田里越冬的小麦急需雨水才能生长,可偏偏不下雨。诗人联想到皇帝爱民如子,朝廷也颁布了减轻赋税、体恤百姓的政策,不禁质问:老天爷为什么还要这样为难百姓?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他认为灾情是自己在治理上的失职所致,拿着俸禄却没能照顾好百姓,内心充满愧疚。最后两句尤为感人,诗人宁愿灾祸都降临在自己身上,也不愿看到百姓受苦。这种"替民受过"的情怀,正是全诗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全诗语言朴实,没有华丽辞藻,但字里行间充满真情实感。诗人将自然现象与民生疾苦联系起来,由景生情,由情入理,展现了一个古代官员的责任担当和爱民之心。这种心系百姓、勇于自责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敬佩。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