婢子翻羹

杯羹卓午荐朝餐,一饱龟肠亦尔难。
穷鬼还来调韩愈,夫人真欲试刘宽。
尚馀食案韭三种,早悟官亭鲙两盘。
传语厨人莫轑釜,不应饿死悔儒冠。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幽默自嘲的方式,道出了古代穷书生的辛酸生活。我们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1. 穷书生的窘迫生活
前四句像在讲笑话:中午只能喝一碗汤充饥(杯羹卓午),连吃饱都困难。诗人自嘲像被"穷鬼"缠身的韩愈,又像被妻子测试忍耐力的刘宽(两位历史上有名的清贫人物)。用"龟肠"形容饿扁的肚子,既形象又带着苦笑。

2. 饮食的寒酸与智慧
五六句用对比手法:饭桌上只有韭菜(最便宜的菜),却突然联想到官场应酬的豪华鱼脍。这种反差凸显了清贫,也暗含"早看透富贵如浮云"的豁达。

3. 最后的倔强
最后两句最有趣:诗人半开玩笑地警告厨师别把锅刮太响(怕勾起馋虫),但紧接着挺直腰板说"就算饿死也不后悔读书"。这种"穷且益坚"的态度,让自嘲中透出文人风骨。

全诗妙在:
- 把贫困写得像情景喜剧,苦中作乐
- 用"韭菜vs鱼脍""刮锅声"这些生活细节引发共鸣
- 自嘲背后藏着对理想的坚持,让人笑中带泪

就像现代人发朋友圈哭穷:"今天吃泡面加蛋,突然想起米其林...算了,泡面真香!"既吐槽生活,又保持体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