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中看牡丹

记得初从翠羽招,撚痕粉腻未全消。
此时恰好春三月,与子曾逢廿四桥。
酒半临风看赠佩,花深移月听吹箫。
故园今日犹亲近,解识当年魏与姚(以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广东赏牡丹时触发的回忆与感慨,充满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联"记得初从翠羽招,撚痕粉腻未全消"用生动的画面感开场——记得当初被牡丹翠绿的枝叶吸引而来,如今花瓣上还残留着当初抚摸过的痕迹。这里用"翠羽"比喻牡丹枝叶的鲜嫩,"撚痕粉腻"则巧妙写出了牡丹花瓣的娇嫩质感。

颔联"此时恰好春三月,与子曾逢廿四桥"将时间拉回当下,正是阳春三月,让人想起曾经在扬州廿四桥(著名景点)与友人同游的往事。这里用"廿四桥"这个具体地点唤起读者对江南春色的联想。

颈联"酒半临风看赠佩,花深移月听吹箫"用两个经典场景继续追忆:一边饮酒赏花时,看到有人解下玉佩相赠(古代文人雅士交往的浪漫举动);在花丛深处,直到月亮移动位置还在聆听箫声。这两句写出了文人雅集的闲适风雅。

尾联"故园今日犹亲近,解识当年魏与姚"将思绪收回眼前:虽然身在异乡,但盛开的牡丹让我感觉故乡近在咫尺,因为它们懂得欣赏当年洛阳名贵的魏紫、姚黄(两种最名贵的牡丹品种)。这里用牡丹作为情感纽带,将他乡与故乡联系起来。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通过眼前牡丹触发对往事的回忆,将赏花、怀旧、思乡层层递进,既写出牡丹之美,又寄托了深沉的情感。诗人用"赠佩""吹箫"等典故不着痕迹地营造出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最后用牡丹作为情感寄托,显得含蓄而深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