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题乐全庵赠邓季明

寓形天壤间,自适乃其至。
放怀得山林,肯逐市朝醉。
举世竞纷华,谁识静中意。
澄清谢泥滓,淘汰见精粹。
游心无何乡,养此浩然气。
猗欤乐全翁,于世寡所嗜。
筑庵以自居,方丈含大地。
请问庵中人,其乐何由全。
万物备我身,不以人灭天。
南亩丰可饱,北窗凉可眠。
尚友古之人,圣贤存简编。
有时自种植,百卉争芳妍。
宾来聊一醉,醉中亦逃禅。
鸡鹜自扰扰,独鹤方云骞。
嗟予幸相见,一见即忘年。
但愧闻道晚,敢怀著鞭先。
何当归梁溪,耒耜买一廛。
卜居学夫子,相望两萧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形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诗的开头说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活得自在。作者喜欢山林的自然生活,不愿追逐名利场上的醉生梦死。世上大多数人都在追求浮华,却很少有人懂得静心修养的深意。就像浑浊的水需要沉淀才能清澈,人也需要去除杂念才能显露本真。

中间部分描写了一位叫"乐全翁"的隐士。他在方寸之地的草庵中,却感觉拥有了整个世界。他满足于简单的农耕生活,南边田地能吃饱,北边窗前可乘凉。闲暇时与古圣先贤神交,种种花草自得其乐。朋友来了就小酌几杯,醉中也能参悟禅理。就像鹤立鸡群,他超然于世俗的纷扰之外。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羡慕。他感叹自己领悟得太晚,但依然向往能像这位隐士一样,在梁溪边买块地,过着简朴自在的生活。诗中"相望两萧然"的结尾,暗示了作者希望与这位隐士隔空相望,共同享受这份超然物外的宁静。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精神家园。通过对隐士生活的赞美,表达了摆脱世俗束缚、回归自然本真的生活理想。诗中"万物备我身"的豁达、"醉中亦逃禅"的洒脱,都展现了传统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