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曾景山通判寿衍堂
人家具庆已燕喜,人家重庆更奇伟。
宜春台上贤治中,妙龄斫桂广寒宫。
亲年九十身六二,芝兰玉树森庭砌。
上堂彩衣称寿觞,下堂绣口喧雪窗。
紫枢相公喜,祥大书寿衍。
名其堂五世,其昌未渠央。
宜春台上贤治中,妙龄斫桂广寒宫。
亲年九十身六二,芝兰玉树森庭砌。
上堂彩衣称寿觞,下堂绣口喧雪窗。
紫枢相公喜,祥大书寿衍。
名其堂五世,其昌未渠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五世同堂的富贵之家,充满了喜庆祥和的氛围。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家庭盛况
开篇用对比手法:普通人家双亲健在(具庆)已经值得庆贺,而这个"重庆之家"(祖孙四代同堂)更是非凡。就像宜春台上的治中官员,年轻时(妙龄)就考取功名(斫桂指科举及第),现在家中九十岁高堂与六十二岁的儿子(芝兰玉树比喻优秀子弟)其乐融融。
2. 天伦之乐
具体描写了家庭生活场景:在厅堂里,儿孙们穿着彩衣祝寿敬酒;在书房中,能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绣口指文辞华丽,雪窗代指书斋)。这些画面生动展现了书香门第的温馨。
3. 美好祝愿
最后借"紫枢相公"(高官)的题词,用"寿衍"(长寿延续)为堂命名,预言这个家族必将五世昌盛(未渠央指没有尽头)。特别是"祥"字单独列出,凸显了对家族绵延不绝的祝福。
全诗通过科举功名、高龄长寿、儿孙满堂等典型元素,展现了传统社会最向往的家庭理想,其中"彩衣祝寿"的典故(老莱子彩衣娱亲)更暗含孝道文化,整体洋溢着对多代同堂的幸福礼赞。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