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大驾东巡野语》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出巡的场景,表达了对皇权威严的赞颂,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的开头提到“天王西狩频”,意思是皇帝经常到西方去巡游,“翠华今日又东巡”则是指皇帝这次转向东方巡游。这里通过“西狩”和“东巡”的对比,展现了皇帝频繁巡视国家的忙碌景象。
接下来,“泰山重被登封颂,梁父亲承羽猎尘”这两句,泰山是古代帝王封禅的圣地,象征着皇权的神圣;梁父则是指皇帝的父亲,这里暗示皇帝继承了父辈的威严与责任。这两句表达了对皇帝权威的敬仰和对国家安宁的期望。
“晓日霏烟开帐殿,朔风寒雨暗枫宸”则描绘了皇帝出巡时的场景。清晨的阳光下,烟雾缭绕,皇帝的帐殿显得庄严肃穆;而北方的寒风和冷雨,则让皇宫显得更加神秘和威严。这里通过景物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皇权的崇高。
最后两句“江都十月花零落,莫遣龙舟望幸新”则带有一些忧虑的情绪。江都指的是扬州,十月时花已凋零,象征着国家的衰败。诗人在这里劝诫皇帝,不要只顾着巡游享乐,而忽略了国家的安危。龙舟是皇帝出巡的象征,诗人希望皇帝不要频繁巡游,而是应该多关注国家的治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出巡的场景,既表达了对皇权威严的赞颂,也隐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提醒皇帝不要沉溺于巡游,而应更加勤于政务。
朱应登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