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陈省三(望曾)、许韫白(南英)游宦广州二首① 其二 (戊戌稿,清光绪二十四年)

谁可陈藩匹,吾尤念许虔。
几同岭外谪,等是汝南贤。
仙令丹砂地,蛮王左纛天。
何时渡江客,聚语永嘉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两位在广州做官的朋友(陈省三和许韫白)的怀旧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他们境遇的感慨。

前两句用典故开篇:将陈省三比作东汉名士陈蕃(以贤能著称),说许韫白像东汉学者许虔(品德高尚),凸显两位友人的才能与德行。"几同岭外谪"暗指他们像古代被贬的官员一样在岭南为官,"汝南贤"再次强调他们都是像古代汝南名士那样的贤才。

中间四句描写广州风物:"仙令丹砂地"指葛洪曾在广州炼丹的传说,"蛮王左纛天"描绘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的仪仗,既展现岭南特有的文化风貌,也暗示友人任职之地的特殊性。

最后两句是深情寄语:盼望有一天能像西晋永嘉年间南渡的士人那样,与友人在江南重聚畅谈。这里用"永嘉年"的典故,既表达对团聚的期待,也隐含着对时局的感慨(永嘉是乱世时期)。

全诗通过历史典故与岭南风物的交织,将对友人的赞赏、对异地为官的理解,以及期盼重逢的感情融为一体。用典自然而不晦涩,在怀人之余也展现了晚清士人的精神世界。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