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祭社稷(二十韵)

春满凤皇城,中天瑞霭呈。
銮舆严夙驾,吉礼庆初成。
首举句龙秩,兼崇后稷名。
方州尊土德,原隰重农情。
辨色彤霞晓,诹辰丽旭晴。
韶光二月早,仙仗五云迎。
兰路销尘尽,松阴拂籁轻。
九斿飘羽盖,万乘引霓旌。
柳外铜蠡静,花间玉佩鸣。
奉璋多俊士,陪位有名卿。
遥见銮旂转,回看雉阙平。
坛壝皆北向,辇道更西行。
舞帗咸池节,歌钟太簇声。
灵鼗清管合,絺冕绣綖明。
报本三时荐,祈年百室盈。
气先通雨露,物自洁粢盛。
祝号还陈信,宸衷独秉诚。
果然邀肸蚃,遂此致丰亨。
岁穰嘉祥集,椒香淑景并。
重赓良耜咏,击壤在寰瀛。

现代解析

这首《春祭社稷(二十韵)》描绘了春天举行祭祀社稷的盛况,表达了人们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祈愿。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祭祀仪式的庄严与神圣。

首先,诗歌开篇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春天降临在皇城,瑞气弥漫,预示着吉利的开始。接着,描写了祭祀仪式的准备工作,皇帝的车驾整装待发,祭祀的礼仪即将开始。诗中提到的“句龙”和“后稷”是古代传说中的农业神祇,祭祀他们是为了祈求土地肥沃、五谷丰登。

诗中还描绘了祭祀当天的景象:清晨的霞光、晴朗的天空,以及二月的美好时光。皇帝的仪仗队在五彩祥云的迎接下,缓缓前行。沿途的兰草、松树、柳树和花朵,都显得格外清幽宁静,衬托出祭祀的庄严氛围。

祭祀过程中,皇帝和随行的官员们穿着华丽的服饰,手持玉璋,庄重地参与仪式。祭祀的舞蹈和音乐,如“咸池节”和“太簇声”,增添了仪式的神圣感。诗中还提到,祭祀的目的是为了报答天地的恩赐,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最后,诗歌表达了对丰收的美好祝愿。通过祭祀,人们相信能够感动神灵,带来吉祥和繁荣。诗中的“岁穰嘉祥集”和“击壤在寰瀛”等句,描绘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祭祀社稷的盛况,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庄严的仪式感,也有对丰收和幸福的祈愿,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共鸣。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