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间景色,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魅力。
首先,诗人提到了“基构白石层”,意思是亭子的地基是用层层叠叠的白色石头建造的。这给人一种坚固、干净的感觉,仿佛这个亭子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接着,“风物青山围”描绘了亭子四周被青山环绕的景象。这里的“青山”不仅指颜色,还象征着生机和宁静。整个画面给人一种被大自然怀抱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然后,诗人用“野云恋幽寂”来形容野外的云朵似乎也喜欢这里的宁静。云朵在亭子周围飘荡,仿佛被这里的幽静所吸引,不愿离去。这里的“恋”字用得巧妙,赋予了云朵情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最后,“长绕轩窗飞”进一步描绘了云朵在亭子的窗边飘飞的景象。这里的“长绕”暗示了云朵似乎一直在亭子周围徘徊,给人一种时间仿佛静止的感觉。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宁静之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间亭子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幽静的山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