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歌为豫章蔡伯华作

君不见豫章之材轮菌离奇阴百亩,不知开辟以来盘踞几千古。

羊角长栖万里风,龙鳞惯作四时雨。鬼神呵护谁敢伤,公输离娄遇之失其斧。

徂徕长松差可伦,区区拱把桐梓何足数。此物胡为播海崖,合宫清庙工无取。

大材难用古云然,偃蹇于今若㟝嵝。君不见蔡泽相印捐一朝,轻肥何劳问唐举。

又不见咸阳徬徨就五刑,李斯空羡仓中鼠。世事多如蒲柳姿,望秋先零归无所。

我已自分老蓬蒿,汝博一官复龃龉。三山山下笑相逢,若为楚歌吾楚舞。

五月闽南荔子丹,剥来其肉白如乳。把酒狂呼天地间,谁为夔龙谁为巢许,落落风尘吾与汝。

吁嗟乎豫章大材樗不材,岂终与寻常草木同朽腐?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豫章"(一种高大珍贵的树木)为比喻,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才不被重用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合宫清庙工无取"):
用豫章树作比喻,说这棵大树长得高大奇特,树荫能覆盖百亩地,不知存在了多少年。它像羊角(旋风)一样能招来万里风,树皮像龙鳞一样能带来四季雨。连鬼神都保护它,连最厉害的工匠见了都不敢砍伐。相比之下,其他小树根本不值一提。但这么珍贵的树木,却被丢弃在海边,连建造宫殿的工匠都不来取材。

第二部分("大材难用古云然"到"望秋先零归无所"):
这里开始说人才就像这大树一样难以被重用。作者举了两个历史人物的例子:蔡泽放弃了宰相之位,李斯被处刑时后悔当初不该追求功名。说明世事无常,很多人就像容易凋零的柳树一样,还没到秋天就先枯萎了。

第三部分("我已自分老蓬蒿"到最后):
作者说自己已经准备终老草野,朋友你虽然做了官但也处处碰壁。我们在福建相遇,一边吃荔枝一边喝酒,在这天地间大声呼喊:谁是做官的人(夔龙),谁是隐居的人(巢许)?在这纷扰的世间,只有我们两个失意人互相理解。最后感叹:豫章这样的大材难道最终要和普通草木一样腐烂吗?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大树比喻人才,形象生动
2. 通过历史典故说明人生无常
3. 表达了知识分子在仕与隐之间的矛盾心理
4. 结尾的反问发人深省,暗示真正的人才终将不会被埋没

全诗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保持着知识分子的清高,在感叹命运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价值的坚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