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赋七首 其四

传闻南寇盛,惯捷海中船。
兵甲今如此,风涛正渺然。
鱼龙秋气外,貔虎暮云边。
自倚皇威震,谁为赤子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百姓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统治者的失望。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战事频繁:南方叛军势力强大,他们擅长在海上快速行船作战。这里用"惯捷"二字生动刻画出叛军来去如风的特点。

三四句写现实困境:如今战事吃紧,而海上风浪又大,暗示平叛之路充满艰险。"风涛渺然"既是实写海况,也暗喻时局动荡不安。

五六句用两个生动的比喻:秋天的鱼龙(象征凶猛的叛军)在肃杀之气中游弋,暮色里的貔虎(象征朝廷军队)在云端若隐若现。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战云密布的紧张氛围。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朝廷自以为皇威浩荡能震慑四方,可谁又来可怜这些受苦的百姓呢?"赤子"指无辜百姓,这里用反问语气,强烈谴责了统治者只顾炫耀武力却不顾民生疾苦的做法。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深沉,通过战乱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和平的向往。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直接道出了乱世中普通人的无奈与心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