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观音赞

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碎。
在在圆通门,门门观自在。
宝陀峰顶较些些,片月分辉照沧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自然画面,同时蕴含着深刻的禅意。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段"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碎"就像用手机拍下的春日短视频:太阳渐渐升高,层层叠叠的花影投在地上;暖风轻拂,此起彼伏的鸟鸣声像被风吹碎的玉片般清脆。这两句通过光影和声音的细节,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慵懒舒适的午后。

中间"在在圆通门,门门观自在"转入禅理,意思是每个角落都是修行的道场(圆通门),每扇门后都能见证自在的境界。就像我们现代人说的"处处是道场",在日常生活里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宝陀峰顶较些些,片月分辉照沧海"最有意思:观音菩萨在宝陀山顶(佛教圣地)与人比较修行高低,就像一弯新月把光辉分给整片大海。这里用"较些些"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把高高在上的菩萨拉近到人间,说修行不在比较,而在于像月光普照那样自然流露的慈悲。

全诗妙在把日常景物和深奥佛理自然融合,就像用朋友圈晒美景的方式来讲人生哲理。最后那个"片月照海"的比喻尤其生动,告诉我们真正的自在,是像月光一样不求回报地照亮他人。

释心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