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书怀

寂寞青镫夜未阑,半生心事独盘桓。
烟波缥缈魂非远,人事悲凉岁欲残。
素志应同明月皎,离情还共白云漫。
良宵剪烛歌行露,松竹萧森起暮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夜晚独处时的孤寂与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首联“寂寞青镫夜未阑,半生心事独盘桓”直接点明主题:深夜独坐,一盏孤灯相伴,半生的心事在心头萦绕。青灯是古代读书人常用的照明工具,这里暗示诗人可能是个文人,正在深夜思考人生。

颔联“烟波缥缈魂非远,人事悲凉岁欲残”进一步展开:眼前仿佛看到朦胧的烟波(可能指回忆或想象),思绪飘远;而现实的人事却让人感到悲凉,一年又将结束。这里用“岁欲残”既指年末,也暗喻人生已过大半。

颈联“素志应同明月皎,离情还共白云漫”是情感的升华:诗人说自己的初心像明月一样纯洁明亮,但离愁别绪却像漫天白云般挥之不去。用明月和白云作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尾联“良宵剪烛歌行露,松竹萧森起暮寒”以景结情:在这个本该美好的夜晚(良宵),诗人剪着灯芯(古代蜡烛需要经常修剪),吟唱着《行露》这样的悲凉诗篇,窗外松竹萧瑟,暮色中寒意渐起。最后一句的景物描写很好地烘托了全诗的孤寂氛围。

全诗以“夜”为背景,通过青灯、烟波、明月、白云、松竹等意象,层层递进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理想的坚守,以及挥之不去的孤独感。语言清丽,意境深远,能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在寒夜独处时那种既孤独又高洁的精神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