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江

津楼欲曙角声催,舟子招招唤渡开。
乡树万重将目断,湍流千尺共肠回。
风生水面江神过,云暗滩头瘴母来。
销尽孤魂君不见,相思江上独徘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江边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孤独感。

首先,诗的开头写到津楼(江边的楼)天刚亮,角声(可能是号角声)催促着人们,船夫在招呼乘客上船。这里通过声音和动作,营造出一种匆忙和即将分别的氛围。

接着,诗人望向远方,看到家乡的树木被重重山峦遮挡,视线被切断,内心感到无比的失落。湍急的江水仿佛也在回应他内心的波澜,让他更加思念家乡。

然后,诗人描绘了江面上的风生水起,仿佛江神(江河的神灵)在游走,而滩头(江边的浅滩)上乌云密布,瘴母(可能指瘴气)即将到来。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阴郁和不安。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孤独,仿佛灵魂都被消磨殆尽,而这一切却无人知晓。他在相思江上独自徘徊,内心的思念和孤独无法排解。这里的“相思江”不仅指实际的江河,也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内心的孤独。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乡愁和无奈的情感。

张家玉

(1615—1647)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