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文人清贫自足、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同时透露出对世事的无奈。
首联写自己住在汾水边破旧的草庵里,守着祖上留下的薄田,暗示生活虽然清苦,但安于现状。
颔联用"巢林一"(像小鸟一样栖息)形容晚年隐居的闲适,而"戆草"(笨拙的野草)则自嘲年轻时也曾有过仕途理想("及□三"可能指科举功名),但最终选择归隐。
颈联是生活场景的生动写照:春天和朋友相约饮酒,清晨伴着无边的书卷畅谈,展现了文人雅士的洒脱情趣。
尾联笔锋一转,说自己虽仰慕老子("柱下聃"指曾任周朝柱下史的老子)的智慧,却无力追寻其道,暗含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全诗语言质朴,通过破庵、酒瓮、书囊等日常意象,勾勒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隐士形象,最后隐隐流露的无奈又让诗意更显深沉。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