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雁峰
三年践蛇虺,一命抵豺虎。悠悠故园心,万里崖峤阻。
祝融方司南,巨岳镇全楚。沧波喷石壁,白日洒飞雨。
寥寥苍梧帝,髯断泣二女。斓斑竹上泪,溅血今如许。
沈文吊湘累,鱼葬得死所。寂寞千载魂,故物但角黍。
吾生将安归,随此瘴江浦。逐臣正南游,倦鸟已北翥。
放身秋崖上,万壑赴一睹。干戈浩茫茫,安得两翅羽。
现代解析
这首诗《回雁峰》以悲壮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流放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无奈。
1. 流放的艰辛与孤独:
诗的开头就直白地表达了流放生活的危险和痛苦。"三年践蛇虺,一命抵豺虎"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三年间与毒蛇猛兽为伴,命悬一线的险境。"悠悠故园心,万里崖峤阻"则道出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却被万水千山阻隔的无奈。
2. 壮丽的自然景观:
诗人途经祝融峰(南岳衡山),被其雄伟壮丽的景色震撼。"沧波喷石壁,白日洒飞雨"描绘了波涛拍打石壁,水花飞溅如雨的壮观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澎湃激荡。
3. 历史典故的运用:
诗人借用了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二妃泪洒竹枝成斑的典故("寥寥苍梧帝,髯断泣二女。斓斑竹上泪,溅血今如许"),来表达自己的悲痛和哀思。他将自己的命运与历史上的悲剧人物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4. 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沈文吊湘累,鱼葬得死所"借用屈原投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但他并没有选择消极逃避,而是"放身秋崖上,万壑赴一睹",以豁达的心态面对困境。
5. 对自由的渴望:
"干戈浩茫茫,安得两翅羽"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希望能摆脱战乱和流放的束缚,展翅高飞。
总结:
这首诗以流放为背景,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自由的渴望。诗歌语言质朴有力,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