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枯木图为王子启作

高堂展图飒寒景,古桧峨峨出苍顶。
坐上疑闻啄木声,空中忽落蛟龙影。
干株偃蹇势回薄,梢节盘撑气深猛。
寻常岩壑真有此,六月炎风为之冷。
密叶中含雷雨垂,危标上逼云霄迥。
悬猿清秋怯倒上,饥鸢落日愁相并。
浦口回舟望北林,原头立马瞻西岭。
刘郎此图昔所画,物色笔势生雄骋。
王君得此绮绣重,玉立阶墀见清挺。
经年烽火万山赤,赭伐还闻到条梗。
天寒荒野霜露白,萧瑟阴风助悲哽。
岂无千尺栋梁具,摧绝泥沙竟谁省。
深山大泽龙虎死,惨淡相看愁不醒。
海波万一解经天,亦欲乘槎掠参井。

现代解析

这首《题枯木图为王子启作》是一首充满力量与悲凉的咏物诗。诗中以一幅描绘枯木的图画为引子,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枯木的苍劲与孤寂,同时寄托了作者对时局和人生的深沉感慨。

诗的开篇描绘了在厅堂中展开这幅画的情景,画中的古桧树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寒凉的感觉。作者仿佛听到了啄木鸟的声音,又仿佛看到蛟龙的影子在空中飘落,生动地表现了画中枯木的逼真与气势。

接下来,作者详细描绘了枯木的形态:树干曲折回旋,枝梢盘撑,显示出一种坚韧不拔的力量。这种形态让作者联想到自然界中真实的岩壑景象,即使在炎热的六月,看到这样的枯木也会感到一丝凉意。

诗中还提到密叶中似乎藏着雷雨,树梢直逼云霄,悬猿和饥鸢都为这枯木的景象感到畏惧和忧愁。这些描写进一步加深了枯木的孤寂与苍凉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比刘郎画的这幅图与王君珍藏的情景,表达了对画作的赞赏。然而,随着时局的变化,战火连绵,枯木也难逃被砍伐的命运。作者感叹即使有千尺栋梁之材,最终也在泥沙中被摧残,无人理会。

最后,作者以深山大泽中龙虎的死亡为喻,表达了对时局和人生的悲观情绪。他希望有一天海波能够解经天,自己也能够乘槎直上,逃离这惨淡的现实。

整首诗通过对枯木的生动描写,寄托了作者对时局、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渺茫希望。诗中既有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悲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思想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