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栏干

一段朱丝格。
接回廊、玲珑入画,缃裙同色。
夹路高低随水曲,妙自文心偷得。
惜界破、苔钱千百。
只有相思栏不住,闪罗衣、一半疑城隔。
排亚字,眼疏密。
碧城十二通仙籍。
记前朝、醉看红芍,沈香香国。
调寄霓裳风露下,字字春纤亲拍。
天万里、双鸳无迹。
花影月移依旧照,莽神州、一样心头窄。
嗟此地,有南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富有情感和画面感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先,诗词的开头描绘了一段朱红色的栏杆,它连接着回廊,显得玲珑精致,仿佛一幅画。栏杆的颜色与女子的缃色裙子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美感。接着,诗词提到栏杆随着水路的曲折而高低起伏,这种设计似乎是从文人的心灵中巧妙汲取的灵感,显得格外雅致。

然而,诗词的情感核心在于“相思”二字。尽管栏杆可以隔开空间,但它无法阻挡内心的相思之情。作者通过“闪罗衣、一半疑城隔”这样的描写,表达了相思之情如同半遮半掩的罗衣,既近在咫尺又似远在天涯。栏杆排列成“亚字”形状,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疏密与纠结。

接下来,诗词的意象转向了仙境般的“碧城”,这里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作者回忆起前朝醉看红芍时的情景,仿佛置身于沈香的香国之中。这种回忆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内心的感慨。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调寄霓裳风露下”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霓裳羽衣舞象征着盛世繁华,而风露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作者感叹万里之外的双鸳无迹,暗示了爱情的遥远与不可及。

最后,诗词以“花影月移依旧照,莽神州、一样心头窄”作结,表达了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情感依旧如故。花影月移象征着时间的流转,而“莽神州、一样心头窄”则表达了作者内心始终无法释怀的情感。结尾的“嗟此地,有南北”更是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地域性和普遍性,令人感慨万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相思之情的深刻体验,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诗词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令人读后心有戚戚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