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留几复

客兴敝鹑衣,囊金罄袅蹄。
羸骖多断辔,垢发不胜篦。
道德千年事,穷通一理齐。
晚田犹溉种,稚子且归妻。
径欲眠漳浦,几成访剡溪。
鄙心须澡雪,莲藕在淤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穷困潦倒却坚守道德理想的文人形象,语言平实却充满深意。

前四句用生活细节刻画贫穷:客人穿着破旧补丁衣服(鹑衣),钱袋空空如也(囊金罄),瘦马缰绳常断(羸骖断辔),头发脏得梳子都难以下篦。这些画面感极强的描写,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主人公的窘迫。

但紧接着笔锋一转,提出核心思想:真正的道德修养(千年事)与人生际遇(穷通)本质是相通的。就像晚季的田地仍要坚持耕种(晚田溉种),年轻人终会成家立业(稚子归妻),暗喻困境中也要保持希望。

后四句用典故表达精神追求:想学古人归隐漳水边(眠漳浦),又差点效仿名士雪夜访友(访剡溪)。最后两句尤为精彩,将人心比作需要洗涤的莲藕——最纯净的品格(澡雪)往往诞生于最污浊的环境(淤泥),这种反差形成全诗最动人的哲理。

全诗妙在将生活苦难转化为精神养分,用种田、洗藕等日常比喻讲大道理,让读者明白:外在的困顿不重要,内心保持纯洁才是关键。这种"贫穷打不倒精神高贵"的立意,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