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陆叔平墓 其一

崱屴深山径,斯人长夜居。
谁怜一抔土,却掩五车书。
玄素名空在,丹青代不如。
齿牙吾自有,从此倦吹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友人陆叔平的作品,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哀思和人生感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一、场景与意象
前两句描绘了友人墓地的环境——在崎岖深山的偏僻小径旁,逝者长眠于此。"长夜居"这个比喻既指坟墓的黑暗,也暗示死亡如同永夜。后两句用强烈对比:一捧黄土竟掩埋了"五车书"(形容学识渊博的典故),凸显才学与死亡的残酷对立。

二、对逝者的评价
"玄素"(黑白)可能指逝者的书画造诣,"丹青"(绘画)句说其艺术成就后世难及。这些赞美不是空泛的,而是通过具体才能来体现逝者的价值,让读者感受到确实失去了一位英才。

三、诗人的态度转变
最后两句尤为动人:诗人说自己"齿牙尚在"(还能说话),却因悲痛而"倦吹嘘"(不愿再多夸赞)。这种"欲说还休"的表述,比直接哭诉更有力量,让人体会到深切的哀伤已超越言语能表达的范畴。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墓前喃喃自语。通过"深山""长夜""黄土"等意象营造出孤寂氛围,再用"五车书""丹青"等具体成就反衬生命消逝的遗憾,最后以沉默的姿态收尾,留下绵长的哀思。这种真挚朴素的情感表达,正是古典悼亡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