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孙随卬归里兼得司马公书

苕霅春风断锦茵,君从何处泣迷津。
三年不灭怀中字,九死初归海上人。
白社倘能书甲子,沧江慎勿叹庚寅。
传来一札真辛苦,未及开缄泪已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念与复杂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首联“苕霅春风断锦茵,君从何处泣迷津”描绘了春风中的美好景色,但诗人却感到一种断裂和迷失。这里的“锦茵”象征着美好的生活,而“迷津”则暗示了生活的迷茫和困惑。诗人似乎在问,亲人在哪里,为何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颔联“三年不灭怀中字,九死初归海上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诗人提到“三年不灭怀中字”,说明他对亲人的思念从未消减,即使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九死”),亲人终于从海上归来,这让他感到既欣慰又心酸。

颈联“白社倘能书甲子,沧江慎勿叹庚寅”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忧虑。诗人希望亲人能在“白社”(可能是指一个安静的地方)记录下生活的点滴,而不要在“沧江”(象征艰难的生活)中叹息命运的不公。

尾联“传来一札真辛苦,未及开缄泪已频”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收到亲人的信件,虽然还未拆开,但已经泪流满面。这封信承载了太多的艰辛和情感,让诗人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和悲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艰辛的无奈感慨。每一个字都饱含情感,让读者在感受诗人内心世界的同时,也思考自己的人生和命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