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为王师宣子庆祝生日而作,诗中通过描绘美好的宴会场景,表达了对宣子的美好祝愿。下面逐句解析:
1. 已办香山铁石心,未妨富贵日侵寻。
- 第一句中的“香山铁石心”指的是白居易,他有“铁石心”的称号,这里借喻宣子有坚强的意志和节操,即使富贵来临也不会改变。
- 第二句说宣子在富贵面前不会感到困扰,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淡然。
2. 荔枝黄压腰围重,琥珀红添盏晕深。
- 这两句描绘了宴会上的美食和美酒。荔枝在成熟的季节会非常饱满,压得人腰围变重。琥珀红色的酒液让酒杯中的光影更加浓厚,增添了宴会的氛围。
3. 鸾镜黛眉无此画,雁行银甲有馀音。
- 鸾镜指的是女子用的装饰品,这里指的是宴会上的歌舞女子,她们的眉毛都画得很好看,比任何画的还要自然。雁行银甲指的是弹奏乐器的女子,她们的银色指甲如同雁群排列,整齐而美丽,弹奏出悦耳的音乐。
4. 剩呼歌舞为君寿,道眼何曾外物侵。
- 最后两句表达了为宣子祝寿的心愿,希望他能够享受美好的时光。其中,“道眼”指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明净和洞悉事物本质的能力,最后一句说,宣子的心里从来没有被外物所侵扰,他始终保持着内心的清明和从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宣子的高洁品质和宽广胸怀,表达了对其美好人生的祝愿。诗中的美食、美酒、歌舞等元素,营造了一种欢乐而又温馨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