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苏州虎丘的热闹春游场景,同时透露出作者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如今的孤寂。
前四句写虎丘春游盛况:首句点明苏州最美的春光在虎丘,次句用"倾都"(全城出动)表现游人如织的场面。三四句用对比手法:吴王苑(象征权贵)的莺花世界与范蠡舟(象征隐士)的箫鼓声交织,展现社会各阶层都沉浸在春游欢乐中。
中间两句具体描写欢宴场景:剑池边歌声助酒兴,鹤涧旁人们玩藏钩游戏(古代酒令游戏),"笑"字生动传递出当时的欢乐气氛。
最后两句转折:如今远离苏州,想起这些美好往事令人断肠,只能在宿州(今安徽宿县)的茅屋中,对着荒烟度过寂寞时光。通过"茅屋荒烟"与前面繁华景象的强烈对比,突出作者漂泊在外的孤苦和对往昔的深切怀念。
全诗用热闹的集体记忆反衬现实的孤独,语言明快又含蓄,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春日游玩的快乐,也能体会到诗人"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