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狐四章(刺徵榷宦官骚动四方也)

有狐有狐,出自北门。
匪忧匪虑,虎视狺狺。
岂无孓遗,隔于九阍。
曷其有垣,莫我存也。(一章)
有狐有狐,出自熊都。
昊天上帝,宁俾尔殂。
岂无嘉石,畏此简书。
曷其有明,莫我□□。(二章)
赫赫奕奕,天子之威。
今我康矣,彼巳氏胡来。(三章)
穰穰田野,万国之盈。
今我庶矣,胡山海其有徵。(四章)

现代解析

《有狐四章》是一首讽刺当时社会现象的诗词,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府官员和宦官滥用职权、搜刮民财的不满。

第一章中,“有狐有狐,出自北门”描绘了一只狐狸从北门出来,象征着那些从京城出来的官员或宦官。他们并不真正关心百姓的疾苦,而是像老虎一样贪婪地盯着百姓的财物。“岂无孓遗,隔于九阍”暗示百姓的苦难无人过问,因为高墙深宫阻隔了他们的声音。“曷其有垣,莫我存也”表达了百姓的无奈和无助,仿佛被高墙包围,无人关心他们的生存。

第二章继续以狐狸为象征,指出这些贪婪的官员或宦官似乎无人能约束。“昊天上帝,宁俾尔殂”质问上天为何不惩罚这些人。“岂无嘉石,畏此简书”暗示虽然有法律存在,但这些法律似乎对这些人不起作用。“曷其有明,莫我□□”表达了百姓对公正和光明的渴望,但现实中却看不到希望。

第三章则转向对天子威严的思考。“赫赫奕奕,天子之威”形容天子的威严显赫,但“今我康矣,彼巳氏胡来”则质疑,既然天子威严如此,为何还有这些贪婪的官员或宦官横行霸道?

第四章回到百姓的视角,描绘了田野丰收的景象。“穰穰田野,万国之盈”形容国家的富饶,但“今我庶矣,胡山海其有徵”则指出,尽管国家富饶,百姓却要承受沉重的赋税,暗示政府对百姓的剥削。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直白的语言,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不公,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贪官污吏的强烈不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