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四十一 (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作)

五十年前事未忘,白头诸母说家常。
指渠坠地呱呱处,老屋西头第四房。

现代解析

这首诗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时光深处的温暖记忆。

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动人场景: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们围坐在一起,絮絮叨叨地回忆五十年前的往事。她们指着老屋西头第四间房,那里正是诗人呱呱坠地的地方。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老屋还在,记忆还在,连当年婴儿的啼哭声似乎都还在房间里回荡。

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饱含深情。通过"白头诸母"的闲话家常,我们看到了代代相传的生命记忆,感受到普通人家的温馨传承。那间老屋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承载着家族记忆的情感容器。诗人用"指"这个动作,让回忆变得如此鲜活具体,仿佛带着读者一起回到了当年的场景。

最妙的是结尾"第四房"这个精确的位置记录,就像在家族史书上郑重地盖下一个印章,让这份记忆永远定格在时光里。这种对生命起源的追溯,正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情愫。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