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沉浸在自然与思考中的宁静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首句“吟牵东阁兴,静憩北窗眠”,意思是诗人在东阁吟诗作赋,心情愉悦,而在北窗下安静地休息,享受宁静的时光。这里展现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找到的内心平和与满足。
接下来的“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虽然住在简陋的小屋,但透过窗户能看到月亮,象征着即使在简单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美好与诗意。而“文高迥入玄”则指作者的文学造诣高深,思想深邃,进入了玄妙的境界,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边”,这里的“甲乙第”指的是富贵人家的宅邸,而“巳辰边”则暗示时间的流逝。诗人回望那些富贵的生活,已经渐渐远去,意味着他不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
最后,“不见门生莠,歌钟尚隐然”,诗人看不到门前的杂草,象征着他对世事的淡漠,而“歌钟尚隐然”则暗示他依然保留着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但这一切都显得低调而内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展现了他在平凡生活中找到的诗意与满足。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