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送曹升六舍人佐郡新安

插天青未了,三十六、翠芙蓉。
爱官阁铃梆,人家鸡犬,多在云中。
画图又呈变幻,便横看、不与侧看同。
烟气润添修竹,涛声晴卷长松。
匆匆。
我昨游踪。
算此去、却输公。
正千里烽销,一州事简,诸县年丰。
风流未妨佐郡,问宦情、诗况那般浓。
拟践黄山旧约,篮舆笋屐相逢。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清代诗人陈维崧送别友人曹升六去新安任职时写的。全词用轻松愉快的笔调,描绘了新安一带的山水美景,并表达了对友人新任职的祝贺和期待。

上片主要写景:
1. 开头用夸张手法写新安的山势高耸入云,像36朵翠绿的芙蓉花直插天际,突出山色的青翠和山势的雄伟。
2. 接着写山中生活:官府的铃铛声、百姓的鸡犬声都仿佛从云端传来,展现出一幅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景象。
3. 再用"画图变幻"的比喻,说这里的风景横看侧看各不相同,就像一幅会变化的立体画卷。
4. 最后用"烟气润竹""涛声卷松"两个动态画面,描绘出山中湿润的气候和松涛阵阵的景象。

下片转为抒情:
1. 先说自己也曾游历此地,但这次友人能去任职,比自己单纯游玩更有意义。
2. 然后描写当地太平景象:战火停息、政务清简、庄稼丰收,暗示友人此去正是好时机。
3. 接着夸赞友人:即便暂时担任副职也无妨,因为他既有为官之才,又有诗人的雅兴。
4. 最后以期待的口吻说:等我去黄山时,我们一定要重逢,到时你要准备好竹轿和登山鞋陪我同游啊!

全词特色:
- 语言生动形象,把高山比作芙蓉,把云雾中的生活写得仙气飘飘
- 情感真挚自然,既有对美景的赞叹,又有对友人的祝福
- 结尾的约定特别温馨,用"篮舆笋屐"这样的细节表现出对重逢的期待

这首词让我们看到:古人送别不只有伤感,也可以充满对友人新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相约再聚的快乐期待。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