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思孔见贽韵

曾陪冠冕上三台,金水桥东日往来。
露湿柳梢随直上,日高花底散朝回。
当时桂苑青霞佩,此日茆檐浊酒杯。
感子未能同寂寞,莫辞高咏寄蒿莱。

现代解析

这首诗像一位老人坐在夕阳下,用酒杯敲着桌子回忆青春,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青春与暮年的对比
前四句是"回忆杀"——诗人年轻时跟着大官(冠冕)在皇宫三台(高级办公区)上班,每天在金水桥东边打卡。清晨带着露水的柳枝(上班路上)笔直向上生长,太阳升高时踩着落花下班(古代公务员日常)。后四句突然切换到老年生活:当年挂着青玉佩在桂花院装帅,现在只能蹲在茅草屋檐下喝浊酒,就像现代人从CBD白领变成乡下大爷。

第二层:隐藏的职场故事
"露湿柳梢"暗示清晨赶早班,"日高花底"透露加班到中午,连起来就是社畜日常。当年佩戴的青霞佩(高级公务员配饰)和现在的浊酒形成惨烈对比,让人好奇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职场变故——是被贬官?还是主动归隐?

第三层:高级的孤独营销
最后两句最妙,诗人对朋友说:"谢谢你懂我的寂寞,别推辞了快给我写首诗吧!"表面抱怨朋友不陪自己,实际是撒娇求关注。把茅草屋(蒿莱)说得像文艺民宿,寂寞包装成限量版体验,这种"丧中带皮"的说话方式,比直接哭惨高级多了。

全诗用公务员打卡、喝酒撸串这些接地气的画面,把人生起伏讲得就像看自己朋友圈回忆录。最厉害的是最后两句,明明想求安慰,却摆出"爱写不写"的傲娇脸,这种"反向操作"反而让人更想给他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