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来

归州二月朔,虎来入其郛。
眈眈百步内,长风与之俱。
居人昼户闭,州吏敲钲盂。
自卫固疏脱,焉能护樵苏。
甘柔择羊豕,馀嚼抛饥乌。
终焉跳踯去,掌迹遗城隅。
忆在清洛营,营门夜惊呼。
千山月色淡,咆哮气何粗。
传箭召军吏,此物胡为乎。
师谶贵伏猛,安得姑舍□。
煌煌列百炬,持满攒骍弧。
炳文失故穴,不格如穷鼯。
油幢小宴犒,剑舞偕笙竽。
细脔遍士卒,茵籍存毛肤。
归城数百室,岂必皆非夫。
苛烦殆有甚,为尔长嗟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虎来》讲的是老虎闯入人类城镇的惊险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

第一部分:老虎进城,人心惶惶
开头说二月的老虎闯进城里,眼睛发亮,走路带风。老百姓吓得白天关门,官员敲锣打鼓驱赶。老虎轻松突破防线,像点外卖一样抓羊吃猪,剩下的肉扔给乌鸦,最后潇洒离开,只在墙角留下爪印。这里用老虎的悠闲反衬人类的慌乱,暗示人在自然力量前的渺小。

第二部分:军营回忆,对比鲜明
诗人想起以前在军营时,夜里老虎出现,士兵们立刻进入战斗状态:点起火把、拉满弓箭,把老虎赶得乱窜。赶跑老虎后,军营还开庆功宴,吃虎肉、看表演。这段描写充满动感,军人的高效与开头百姓的无助形成强烈对比。

第三层:讽刺现实,引人深思
最后几句是点睛之笔:城里几百户人家,难道还不如军营的士兵勇敢吗?诗人其实在讽刺官府——平时对百姓苛刻严厉,真遇到危险时却保护不了他们,只会做表面功夫(比如敲锣)。老虎在这里成了试金石,照出了社会治理的无能。

全诗亮点
- 用老虎的"潇洒"对比人类的狼狈,画面感极强
- 军营赶虎的场面像动作电影,热闹中暗藏批判
- 最后一句"苛烦殆有甚"直接点破主题:官府对百姓比老虎还凶残

本质上,这不是单纯的打虎故事,而是借猛兽揭露"人祸比天灾更可怕"的现实。老虎吃羊是自然法则,而官府欺压百姓却是人间的悲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