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赞美了作者同乡才子刘正卿的才华和清雅品格,同时描绘了他居所周围的美景。
前四句聚焦人物:开篇把刘正卿比作汉代著名学者刘向(字更生),说他写文章像古人一样文思敏捷。用"新序说苑落笔成"形容他写政论文章(类似古代《新序》《说苑》)信手拈来,暗示其学识渊博。后两句用设问引出他的才思源泉——屋旁清澈的玉泉,将人才与自然环境巧妙联系。
后四句转入写景:把玉泉比作天上银河垂下的两条丝带,既写出泉水轻盈流动的美态,又暗含"此水只应天上有"的赞叹。最后展开浪漫想象:这样的清泉简直像是通往天河的通道,让人想乘木筏直上银河,到月宫砍伐桂树(化用"吴刚伐桂"典故),把现实景物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历史名人作比,突出主人公的才学
2. 将人才与清泉并提,体现"人杰地灵"思想
3. 由实景引发奇幻联想,使普通居所充满仙气
4. "双清"既指泉水清澈,也暗喻主人品格高洁
通过虚实相生的写法,既夸赞了朋友的才华,又展现出一个超脱尘俗的理想文人生活图景。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