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园林景象,同时也透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首先,诗中提到“浅碧池塘连路口”,这里的“浅碧”形容池塘水的颜色,清澈而略带绿色,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连路口”则表明池塘位置显眼,靠近路边,容易被人注意到。这样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一片宁静的水域,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融。
接下来是“淡黄杨柳护檐牙”,杨柳是春天常见的植物,它的枝条柔软、颜色淡黄,给人一种温暖、柔和的感觉。“护檐牙”则形象地描绘了杨柳的枝条轻轻垂在屋檐下,仿佛在保护着房屋的边缘。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还给人一种温馨、安宁的氛围。
最后两句“旧时岁岁春风裹,长见君王出看花”则带有一种怀旧的情感。诗人回忆起过去,每年春天,春风轻拂,君王常常会来到这片园林赏花。这里的“君王”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象征,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园林景象,同时通过回忆过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深情回忆,读来让人感到温暖而感动。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