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白居易收到好友元九寄来的一块绿色丝布,做成衣服后的感慨。全诗用生活化的语言,传递出温暖又略带心酸的情感。
前四句像在唠家常:朋友特意从京城寄来这块高档布料,虽然自己家境不宽裕,生病的妻子还是亲手把它缝成了衣服。这里"贫友""病妻"的对比特别打动人——朋友不嫌弃自己穷,妻子生病还坚持做针线活,都是深厚的情谊。
五六句用比喻写衣服的样子:裤子像秋天的薄云一样白,衣衫比春草还要青翠。这两个比喻清新自然,把普通衣物写出了诗意,说明诗人很珍惜这份礼物。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想穿却犹豫,因为知道自己驼背弯腰的老态,已经配不上这身漂亮衣服了。这里藏着中年人的心酸——衣服越精致,越衬托出自己不复当年的衰老。诗人用"折腰"这个词,既写实(年纪大腰弯了),又暗含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暗示自己虽然生活清贫,但品格依然高洁。
全诗妙在把一件日常小事写得情真意切,既有朋友情、夫妻情的温暖,又有对岁月流逝的淡淡忧伤,像一封朴实动人的家书,让人看到大诗人生活中的真实一面。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