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历史遗憾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寄寓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的开头,“百年遗恨了难平”,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的深深遗憾,这种遗憾源自历史,难以平息。但紧接着,“只有南山不改青”,诗人用南山的不变青翠来象征自然的永恒,暗示尽管人事变迁,自然依旧,给人以安慰。
“桥下温波秋渺渺,楼头霏雾晚冥冥”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色:桥下的水流温润,秋意朦胧;楼头的雾气缭绕,夜色渐深。这些景象既真实又富有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神秘的美。
“祥钟福地衣冠盛,气润中天草木灵”这两句则转向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诗人用“祥钟”和“福地”来象征吉祥和繁荣,用“衣冠盛”和“草木灵”来描绘人杰地灵、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表达了对和谐盛世的向往。
最后两句,“那得丹青绘缣素,烦君妙语写无形”,诗人感叹自己无法用画笔将这美好的景象描绘出来,只能借助朋友的妙语来传达这种无形的美。这两句既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