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尧载过访见贻

词客淮阴至,江头把臂迟。
枚乘工作赋,薛汉雅言诗。
鞭弭犹相及,簪裾未可期。
疏麻虽欲赠,何以报琼枝。

现代解析

这首《酬王尧载过访见贻》是一首酬答诗,通过诗人与友人王尧载的交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激之情。

首句“词客淮阴至”,意思是朋友王尧载从淮安来到诗人这里。这句点明了来访者的身份和来源,设置了一个交谈的背景。

第二句“江头把臂迟”,写的是两人在江边相见的情景。两人相握着手,迟迟不肯分开,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相聚时的喜悦心情。

接下来两句“枚乘工作赋,薛汉雅言诗”,是用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敬佩之情。诗人借用枚乘和薛汉两位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的故事,赞美王尧载如同这些文学大家一般才华横溢,能够写出优秀的诗赋。

接着“鞭弭犹相及,簪裾未可期”,这里的“鞭弭”指的是骑马的工具,用以形容匆匆而来的情景;“簪裾”是指官员的服饰,暗示了相似的官宦身份或者未来的机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然很快见面了,但彼此之间还有许多期待和未完成的事情,寄寓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最后一句“疏麻虽欲赠,何以报琼枝”中,“疏麻”是一种友谊的象征,而“琼枝”则比喻珍贵的礼物或美好的品德。诗人说虽然想送点什么给友人,但拿什么来报答友人就像赠给你珍贵的琼枝一样是件难事。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敬佩之情。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逢的喜悦、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以及对深厚友谊的珍视。诗中的经典用典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使得情感更加丰富多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