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同官道中作

浮云细细雨还晴,客思车尘喜暂清。
山馆重来应识面,野花空好不知名。
长林树转回征盖,远戍烟消出候旌。
日落兴阑犹信马,荒城夜火断人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旅途心境的深刻表达。

首句“浮云细细雨还晴”描绘了天气的变化:天空中飘着薄薄的云,雨刚停,天气又转晴了。这种天气的微妙变化,反映了旅人心中的起伏。接下来,“客思车尘喜暂清”则表达了旅人因为暂时摆脱了车马扬尘的烦扰而感到轻松和喜悦。

“山馆重来应识面,野花空好不知名”这两句,旅人来到曾经停留过的地方,虽然对这里有些熟悉,但野花依然美丽,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这里既有对旧地的怀念,也有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长林树转回征盖,远戍烟消出候旌”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穿过一片片树林,远处的戍楼烟雾消散,旗帜清晰可见。这些景物象征着旅途的漫长和遥远,也暗示了旅人即将到达目的地。

最后两句“日落兴阑犹信马,荒城夜火断人行”则描绘了日暮时分的景象:太阳落山,兴致渐消,但旅人依然信马由缰,继续前行。荒凉的城中,夜晚的灯火闪烁,路上行人稀少。这里既有对旅途的疲倦,也有对前方未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旅人内心的微妙变化,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疲惫、喜悦和期待。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旅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朱应登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