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途中的美食小景,充满生活气息和满足感。
开头两句写旅途中突然想吃东西,于是临时在路边搭伙做饭。"食指动"是古人形容馋嘴的俏皮说法,就像现代人说"馋虫被勾出来了"。
中间四句用四种食材展现美味:刚捞的淮河鱼、现腌的野鸭肉、珍珠般滑润的新米、比蜜还甜的美酒。每种食物都突出"新鲜"——鱼是刚出水,鸭是现腌制,米是新收成,酒是醇厚的陈酿。这些描写能让人联想到食材的色泽、口感和香气。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摸着胡子开怀大笑,感叹这顿饭真是对得起自己的肚子。这种直白的满足感,就像现代人吃完大餐后摸着肚子说"这顿值了"。
全诗妙在把普通的野餐写得活色生香,通过具体的美食细节传递出简单的快乐。诗人不故作高雅,而是坦然享受人间烟火气,这种真实的生活态度正是打动人的地方。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最朴实的满足,往往就藏在一餐新鲜可口的饭菜里。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