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谢孝子(霖)侍疾图

吾乡有孝子,业儒更知医。
终日常伏案,得暇辄临池。
阿耶忽有疾,疾若不可为。
汤药虽迭进,奏效何迟迟。
孝子仰天泣,祷尔于神祇。
方剂手自制,旁人那得知。
父疾霍然起,此药真神奇。
但求亲身安,敢恤儿体亏。
母氏患风眩,四肢苦麻痹。
呻吟床褥间,坐起须扶持。
一年复一年,日月骎骎驰。
常依慈母侧,跬步不暂离。
琴川章居士,人称老画师。
绘出一片心,藉为万世规。
轺车薄薄来,入境采风诗。
甄录此孝行,再拜献丹墀。
天子大嘉赏,恨不与同时。
亟予阐幽光,入祀孝弟祠。
国人皆矜式,风俗遂以移。
家家养衰老,人人如婴儿。
更喜君子孙,能率而行之。
永永锡尔类,不匮惟孝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谢霖的孝子照顾生病父母的故事,用朴素的语言歌颂了中华民族最珍贵的孝道精神。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孝子救父(前16句)
- 谢霖是个读书人,懂医术。父亲突发重病,吃药不见好。他哭着向神灵祈祷,亲手配药(旁人都不懂配方),终于用"神奇"的药方救活了父亲。这里特别感人的是"但求亲身安,敢恤儿体亏"——只要父亲能好,儿子累垮也心甘情愿。

2. 长年侍母(中间8句)
- 母亲患风眩瘫痪在床,谢霖一年到头寸步不离地照顾。"常依慈母侧,跬步不暂离"这两句画面感极强,让我们仿佛看见他守在母亲床前的样子。

3. 社会影响(后16句)
- 画家被感动画下《侍疾图》,朝廷知道后把谢霖树为全国榜样。最温暖的是结尾:现在家家都学他敬老爱老,连他的子孙也继续践行孝道。就像播撒种子,孝心会永远传承下去。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父亲喝药好转""母亲需要搀扶"这些生活细节,让孝道不再是空洞说教
- "敢恤儿体亏"这样直白的心理描写,展现孝子毫无保留的付出
- 最后升华到社会风气改变,说明真正的美德会像涟漪一样扩散影响

今天我们读来依然感动,因为它抓住了亲情的本质——父母生病时,最珍贵的"药方"其实就是子女不离不弃的陪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