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十二首 其二

对酒不能饮,看鬓欲成丝。
眼中咄咄怪事,谁可合时宜。
几许弓蛇薏苡,一片白衣苍狗,大概尽如斯。
耳热勿击筑,劫急且围棋。
牧猪奴,屠狗侩,贩缯儿。
黥徒伎俩,止此恩怨乌嘻嘻。
免狡竟遭人异,蚕巧那堪自缚,断送老头皮。
奋袂为公舞,烂醉莫须辞。

现代解析

这首《水调歌头》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愤懑,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饮酒、看鬓发变白等细节,展现了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无力感。他眼中的世界充满了荒诞和不合理的事情,似乎没有人能顺应时势,找到真正的出路。

诗中提到“弓蛇薏苡”和“白衣苍狗”,这些典故都用来比喻世事无常、人心难测。诗人感叹,世间的事情大抵如此,变幻莫测,难以捉摸。面对这种境况,他选择不再激烈抗争,而是以一种淡然的态度应对,比如不击筑(一种乐器,象征激愤)而改下围棋,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妥协与无奈。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如牧猪奴、屠狗侩、贩缯儿等,这些平凡甚至低微的职业代表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观察。他认为,这些人虽然手段不同,但都在为生存而挣扎,恩怨情仇也不过是人生常态。诗人用“黥徒伎俩”来形容他们的行为,略带讽刺地指出,这些琐碎的生活琐事最终不过是徒劳无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他提到“免狡竟遭人异”,意思是即使自己聪明,也无法逃脱别人的误解和异样眼光;而“蚕巧那堪自缚”则比喻自己虽然有能力,却陷入了自我束缚的困境。最终,他感到自己仿佛被命运捉弄,甚至有些自暴自弃,只能“断送老头皮”,放弃对未来的期望。

最后,诗人选择“奋袂为公舞,烂醉莫须辞”,表面上是一种豪放洒脱的姿态,实际上却是对现实的逃避。他希望通过醉酒和舞蹈来忘却烦恼,但内心的苦闷依然无法消除。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与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世事的嘲讽,也有对自我命运的反思,最终以一种看似豪放实则无奈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复杂情感。

蒋士铨

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