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佛子岭

冈回岭转翠相重,觅语酬山未了⑴工。
却恐前生是摩结,此身今落花(四库本作画)图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佛子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冈回岭转翠相重,觅语酬山未了工”描述了作者在行走过程中看到的景色:山峦起伏,绿意层层叠叠,美不胜收。作者想用语言来赞美这美景,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合适的词句,仿佛怎么形容都不够完美。这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语言的局限性。

接下来的两句“却恐前生是摩结,此身今落花图中”则转向了作者的内心感受。作者突然有一种奇妙的想法,觉得自己前生可能是摩结(佛教中的一位菩萨),而如今却置身于这如画的景色中,仿佛自己也是画中的一部分。这种感受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又透露出一种对人生、对前世今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简洁却富有深意。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诗中的“恐”字用得巧妙,既有一种幽默感,又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自我身份的怀疑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整体上,这是一首既有画面感又有哲理性的作品,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