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四时词四首 其三

馆娃宫畔风萧萧,芙蓉陨香杨柳凋。银河影淡乌鹊桥,荧荧双星丽碧霄。

美人微醉脸红潮,筵前举袖催玉箫。举歌白纻斗娇娆,越罗楚练风飘飘。

此时奉君情欲绝,铜龙夜深宫水咽,银床低转梧桐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宫秋夜的美人歌舞图,充满华丽与哀愁交织的意境。

前四句用秋风、凋零的芙蓉杨柳、暗淡的银河等意象,营造出深宫寂寥的秋夜氛围。"馆娃宫"是古代吴王的宫殿,暗示故事发生在奢华却孤寂的宫廷环境中。天上的牵牛织女星依然明亮,与人间的孤寂形成对比。

中间四句突然转入热闹场景:微醉的美人面泛红晕,在宴席上挥袖催促乐师奏乐。她穿着越地罗纱和楚地丝绢制成的华服翩翩起舞,"白纻"是当时著名的舞曲,这里展现美人想用曼妙舞姿博取君王欢心。

最后三句笔锋一转,揭示繁华背后的凄凉:美人用尽柔情却得不到回应,只能听着铜龙滴漏和宫水流淌的呜咽声。月光透过梧桐树照在井栏上,这个静谧的结尾暗示着深宫美人无人知晓的寂寞。

全诗最动人之处在于用极尽华丽的宫廷场景(歌舞、美酒、华服)反衬人物内心的孤独,就像用金丝笼子关着的夜莺,外表光鲜却失去自由。最后"梧桐月"的意象尤其精妙,既点明秋夜时分,又暗示美人如月般皎洁却无人欣赏的境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