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京楼

望京楼上望,望久思踟蹰。
境土连江徼,人家匝海隅。
隔山川隐映,近郭水萦纡。
雨过风腥槛,潮来岸浸芦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望京楼上眺望远方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深沉的情感。

开篇"望京楼上望"直接点明地点和动作,重复使用"望"字,既强调瞭望的动作,又暗示了久久凝望的状态。"思踟蹰"三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犹豫和思索,为全诗奠定了略带忧郁的基调。

中间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边境土地连接着江流,人烟沿着海岸分布。远处的山川若隐若现,近处的城郭被蜿蜒的河水环绕。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地理空间的辽阔,也暗示了诗人视野的开阔和思绪的悠远。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通过"雨过风腥槛"的嗅觉体验和"潮来岸浸芦"的视觉画面,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刻画得十分生动。风雨带来的腥味、潮水淹没芦苇的景象,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味,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苍凉。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由远及近、由静到动的描写顺序,将登高望远的常见题材写得别具韵味。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景物的选择和刻画,含蓄地表达了对家国命运的关切和人生际遇的感慨。特别是"风腥"、"潮来"等细节描写,既真实可感,又耐人寻味,显示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曾致尧

(947—1012)建昌军南丰人,字正臣。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累除秘书丞,出为两浙转运使。魏庠知苏州,恃恩不法,为致尧劾罢。徙知寿州,转太常博士。性刚率,好言事,前后屡上章奏,辞多激讦。真宗时,历知泰、泉、苏、扬、鄂五州,官终户部郎中。有《仙凫羽翼》、《广中台志》、《清边前要》、《西陲要纪》、《直言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