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桥十首 其二

北山之北两山驰,一径蜿蜒石作梯。脚力倦时山始好,芙蓉东畔赤松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山深处徒步旅行的场景,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旅途中的疲惫与美景交织的复杂感受。

首先,“北山之北两山驰”一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北山的更北处,两座山峰仿佛在眼前飞驰而过。这里的“驰”字不仅形容了山峰的壮阔,也暗示了诗人行走的速度和距离感。

接着,“一径蜿蜒石作梯”描绘了山路的特点:一条弯曲的小路,由石头铺就,仿佛是一道天然的阶梯。这里的“蜿蜒”和“石作梯”两个词,既形象地展示了山路的曲折和艰难,也让人联想到诗人攀登时的艰辛。

“脚力倦时山始好”是诗的关键句,揭示了诗人在疲惫不堪时,突然发现山色的美好。这里的“山始好”并非指山本身有多美,而是诗人在疲惫的顶点,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和自然的抚慰。这种体验在旅途中尤为珍贵,因为只有在真正付出努力后,才能体会到美景的深刻意义。

最后,“芙蓉东畔赤松西”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芙蓉花在东边盛开,赤松树在西边挺立。这里的“芙蓉”和“赤松”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对诗人内心感受的映射。芙蓉象征着美丽与纯洁,赤松则代表着坚韧与不屈,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与精神的双重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艰辛与美景,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情感。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在付出努力后才会显现,而自然的壮丽与宁静则能给予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和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