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杂诗二十首 其二 斜川(癸卯)

九曲斜川水,分流到海滨。
金钗河上月,留照浣纱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柔美画面,用简单明快的语言传递出宁静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九曲斜川水,分流到海滨"像用毛笔勾勒出的水墨线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分成多股支流,最终汇入大海。这里的"九曲"不是实指,而是形容河流蜿蜒的姿态,让人联想到江南水网密布的地理特征。

后两句"金钗河上月,留照浣纱人"突然把镜头拉近,将月光比作女子发间的金钗,这个比喻既新颖又贴切。月光洒在河边浣纱的女子身上,营造出静谧温馨的氛围。"留照"二字用得巧妙,仿佛月光也留恋着勤劳的女子,特意为她停留照明。

全诗短短二十字,却包含了远、中、近三个层次的景物:蜿蜒的河流是远景,分流的海口是中景,月下浣纱的女子是特写。诗人通过这种镜头般的切换,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完美融合,展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生活韵味。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