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诸公斋宿听琴作

玉署宿斋居,盍簪谐素约。
坐中有鸣琴,宫商时间作。
波澄楚江秋,露下九皋鹤。
流泉响幽涧,灵籁起寥廓。
维时雨初霁,微月映疏箔。
炉熏轻烟袅,烛花红烬落。
春风送馀寒,夜久觉衣薄。
清谈杂今古,亦足资一噱。
相对竟忘眠,更取茶瓯瀹。
鸡鸣整朝冠,晨钟动高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雅士在官署中聚会、听琴、品茶的闲适夜晚,充满了文人生活的雅趣和诗意。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聚会听琴(前八句):写官员们在官署聚会,有人弹琴助兴。琴声时而像秋日平静的楚江,时而像白露中鹤鸣,时而像山涧流水,营造出清幽高远的意境。这里用水的不同形态(江波、鹤露、流泉)来比喻琴声的变化多端。

2. 夜话品茶(中间八句):雨后初晴,月光透过帘子,香炉青烟袅袅,烛花轻轻落下。虽然春夜微寒,但大家谈古论今、说说笑笑,完全忘了时间。最后还煮茶续饮,把文人夜间清谈的兴致写得活灵活现。

3. 晨起上朝(最后两句):通宵达旦后,晨钟响起,大家整理衣冠准备上朝。这个结尾突然把读者从闲适的夜晚拉回现实,形成有趣的反差。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声音串联全篇:琴声、谈笑声、煮茶声、晨钟声,构成完整的听觉体验
- 充满生活细节:香炉、烛花、薄衣、茶瓯等小物件让场景真实可感
- 展现古代文人的双重生活:既能享受风雅聚会,又不忘官员职责
- 语言清新自然,不用生僻典故,就像在听朋友讲述一个美好的夜晚

最打动人心的,是诗中那种与志同道合者共度良宵的纯粹快乐,这种超越时空的文人雅趣,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