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途次曹县
河流浩淼,去黏天无岸。
白草黄沙古曹县。
问居人、谁是僖负羁妻,谁惜我,十载蓬科未转。
一鞭官渡口,飒飒西风,落照昏鸦太零乱。
叹息旧繁华,往事还非,眢井畔、兔葵开遍。
访昔日东平故侯家,怅绣戟牙幢,一时都换(前朝东平侯刘泽清故曹人)。
白草黄沙古曹县。
问居人、谁是僖负羁妻,谁惜我,十载蓬科未转。
一鞭官渡口,飒飒西风,落照昏鸦太零乱。
叹息旧繁华,往事还非,眢井畔、兔葵开遍。
访昔日东平故侯家,怅绣戟牙幢,一时都换(前朝东平侯刘泽清故曹人)。
现代解析
这首《洞仙歌·途次曹县》描绘了作者途经曹县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先,诗词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河水浩荡,似乎与天相接,无边无际。这片土地上,白草与黄沙交织,古旧的曹县显得荒凉而沧桑。作者在这里发问,想知道这里还有谁能像当年的僖负羁妻子那样贤惠,又有谁能理解他十年漂泊、未得安定的心境。这里的“蓬科”暗指作者自己,像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无依无靠。
接下来,作者在官渡口策马而行,西风飒飒,落日余晖中,乌鸦乱飞,景象凄凉。这不仅是外界的景象,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迷茫。他开始叹息曾经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过去的辉煌如今只是回忆。曾经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庭院,如今只剩下荒废的井边,野草丛生,兔葵花开得茂盛。
最后,作者寻访了昔日东平侯刘泽清的故居,心中充满怅惘。曾经的繁华与权势,如今已烟消云散,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溯,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变幻。
整体来看,这首诗词通过对曹县荒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作者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提醒人们,无论是权势还是富贵,最终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这种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洞察,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哲理和感伤,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