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幅画作《李伯照夜白马图》的,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突出了画中白马的神韵和画家的高超技艺。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天上的房星(象征神马)不肯下凡,人间只有吃粗粮的普通马匹。这里用"驽骀"(劣马)反衬,暗示现实中的马都很平庸。
后两句点明画作的神奇:那些真龙般的神骏早已消失,却靠着画家手中的画笔("毫端"),把这匹白马的神采重新"抓回"到纸上。"拘回"二字用得特别妙,像是画家用笔"捉住"了白马的灵魂。
全诗最精彩的是把画作比作"让消失的骏马重生"的魔法——现实中找不到的宝马,在画家的笔下复活了。既夸马的神气,更赞画家画技了得,能让观者通过纸张感受到活生生的骏马风采。这种"以画乱真"的赞叹,正是中国传统艺术最推崇的境界。
蔡肇
蔡肇(?~1119)字天启,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蔡渊子。北宋画家,能画山水人物木石,善诗文,著有《丹阳集》,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蔡肇初事王安石,见器重,又从苏轼游,声誉益显。尝与王诜、李公麟、苏轼、米芾等十六人雅集西园。在京师开封任官时,画平冈老木,余纸请李公麟画远水归雁和舟楫,早萌退隐之意。画迹有《松路仙岩图》、《山麓渔舟图》、《雪陂钟馗图》、《松下逍遥图》、《煎茶图》,著录于《绘事备考》。又《仁寿图》相传是其作品,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